侯门嫡女驯夫记第17章

小说:侯门嫡女驯夫记 作者:时笺书妍 更新时间:2025-08-04

暮春的风裹着海棠花瓣,打着旋儿掠过王府的朱漆大门,几片粉白的花瓣粘在铜环上,被风一吹,又轻飘飘落进石阶的缝隙里。沈清辞站在石阶下,裙摆被风掀起个小角,露出里面月白色的衬裙,沾着点从别院带来的草屑。

秦风正指挥着仆役搬温子然送来的谢礼,几个描金漆盒叠在马车上,最上面那个敞着盖,露出里面整整齐齐的药材,当归、黄芪、何首乌……都是些温补的上品,药香混着海棠花的甜,漫在空气里。

沈清辞点点头,目光掠过那些礼盒,方才温子然亲自前来,他红着眼眶说了许多感激的话,指尖攥得发白,她只淡淡应着“举手之劳”,目光却总忍不住瞟向王府的门外——萧景渊今早出门时说可能会晚归。

风又起时,吹乱了她鬓边的碎发。沈清辞抬手将发丝别到耳后,指尖触到微凉的耳垂,忽然想起今早出门前,她特意让厨房煨了他爱吃的羊肉汤,本想等他回来一起用晚膳。此刻日头已西斜,天边的云被染成橘色,不知他在外忙得急,是否还记得垫些吃食。

“王妃,东西都装妥了。”秦风的声音将她的思绪拉回来。沈清辞望着马车渐行渐远的影子,心里像被风吹起的海棠花瓣,轻轻荡着点说不清的牵挂。暮春的风里,海棠花还在落,落在她的发间、肩头,像在提醒着什么未说出口的惦念。

“姑娘,我们进去吧,风大。”画屏拢了拢她肩上的披肩,目光扫过街角那棵老槐树,总觉得暗处有双眼睛在盯着。

沈清辞刚要迈步,忽听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她下意识回头,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妇人疯了似的冲过来,脸上蒙着块破布,唯有那双眼睛淬着毒,手里紧紧攥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——竟是本该在城郊家庙的柳氏!

“沈清辞!你这个毒妇!我要杀了你!”柳氏嘶吼着扑上来,剪刀寒光闪闪,直刺沈清辞心口。

画屏吓得尖叫,想挡在前面却被沈清辞一把推开。千钧一发之际,一只手臂猛地揽住她的腰往旁边旋身,带着她险险避开。剪刀擦着沈清辞的袖口划过,刺破了丝绸,留下道狰狞的口子。

“找死!”萧景渊的声音带着冰碴,他将沈清辞护在身后,玄色衣袍因动作掀起凌厉的弧度,腰间的玉佩撞击着发出脆响。

柳氏一击未中,眼睛赤红地还要再扑,却被秦风从斜刺里扑上来按住。她像条疯狗似的挣扎,破布从脸上滑落,露出张因仇恨扭曲的脸,哪里还有半分从前的娇柔温婉。

“放开我!都是她的错!是她抢了我的位置,是她害我被送到家庙受苦!”柳氏的指甲抠进秦风的胳膊,声音尖利得刺耳,“太妃娘娘最疼我了,她不会放过你的!沈清辞,你等着被挫骨扬灰吧!”

“柳氏!”一声怒喝从门内传来,太妃由丫鬟搀扶着站在影壁后,脸色惨白如纸,手紧紧攥着佛珠,指节泛白。她本是听见动静出来看看,却没料到会撞见这一幕——那个在她面前总是柔顺乖巧、一口一个“太妃娘娘”的柳氏,竟会拿着剪刀行凶,嘴里还喊着如此恶毒的话。

柳氏见到太妃,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,立刻换了副腔调,哭哭啼啼道:“太妃娘娘救我!是沈清辞逼我的!她在王府里作威作福,还说要把您也赶出去……我是为了保护您啊!”

这番颠倒黑白的话,让太妃的脸色越发难看。她想起柳氏被送家庙前,哭着跪在地上说自己是被沈清辞陷害;想起柳氏每次请安时,总会变着法子说沈清辞的坏话;想起自己为了柳氏,不知给沈清辞使了多少绊子……如今看来,竟是自己被蒙在鼓里这么多年。

“你还要狡辩!”太妃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,“方才你拿刀刺王妃,本宫看得清清楚楚!你这个毒妇,这些年在本宫面前,全是装的!”

柳氏被噎得说不出话,眼神慌乱地转了转,忽然朝着太妃磕头:“太妃娘娘,我知道错了!您看在我伺候您这么多年的份上,饶了我这一次吧!我再也不敢了!”

“晚了。”萧景渊的声音冷得像冰,他侧身护住沈清辞,目光落在柳氏身上,带着毫不掩饰的厌恶,“秦风,把她拖下去,废去侧妃之位,打入地牢,这辈子都别让她出来。”

“是!”秦风拖着还在哭喊的柳氏下去,她的尖叫渐渐消失在回廊尽头。

沈清辞看着柳氏消失的方向,后背还在发凉。方才若不是萧景渊来得及时,后果不堪设想。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萧景渊的衣袖,指尖微微颤抖。

萧景渊察觉到她的不安,反手握住她的手,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衣传过来,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。他看向太妃,语气平淡无波:“母妃都看到了?”

太妃看着两人交握的手,又看看沈清辞袖口那道被剪刀划破的口子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,闷得发慌。她活了大半辈子,竟连身边人的真面目都看不清,还一直错怪了真正对景渊好的人。

“清辞,你……没事吧?”她迟疑着开口,语气里带着从未有过的温和。

沈清辞愣了一下,才反应过来太妃是在问自己,连忙摇头:“多谢母妃关心,我没事。”

“没事就好,没事就好。”太妃叹了口气,看着沈清辞被划破的袖口,眼神里满是愧疚,“都怪本宫,是本宫识人不清,才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。”

这是太妃第一次向她道歉,沈清辞心里有些惊讶,却只是轻声道:“母妃言重了,谁也没想到柳氏会如此大胆。”

萧景渊看着母亲软化的态度,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,适时开口:“母妃,外面风大,先进去吧。”

太妃点了点头,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,忽然发现这个一向被她视为眼中钉的王妃,其实生得极美,眉宇间带着沉静的气度,方才面对危险时虽有惊慌,却没失了分寸,确实比柳氏强太多。

进了荣安堂,丫鬟奉上热茶,太妃看着沈清辞包扎好的手腕,忍不住问道:“伤口深不深?让太医再看看吧。”

“已经让府医看过了,只是皮外伤,不碍事。”沈清辞浅啜了口茶,语气平静。

太妃看着她从容的样子,想起这些日子府里被打理得井井有条,账目清清楚楚,连库房里积压多年的旧物都被整理得明明白白,心里越发愧疚。她一直觉得沈清辞配不上景渊,却忘了,能将偌大的王府打理得如此妥当,本身就是一种本事。

“以前……是母妃对不住你。”太妃放下茶杯,语气诚恳,“总觉得你心机重,对景渊不好,却忘了看看你做了什么。就说上次宫宴,皇后那样刁难你,你应对得滴水不漏,还处处维护景渊;这次柳氏行凶,你第一反应是推开身边的丫鬟,可见是个心善的孩子。”

沈清辞没想到太妃会说出这番话,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,只能低头道:“这些都是清辞该做的。”

“不,不是该做的,是你愿意做的。”太妃看着她,眼神里多了几分慈爱,“本宫活了这么多年,这点还是能看明白的。你对景渊,是真心维护。”

萧景渊坐在一旁,听着母亲对沈清辞的认可,心里像是被温水泡过,暖暖的。他伸手握住沈清辞放在膝上的手,她的指尖微凉,却顺从地没有抽回。

太妃将这一幕看在眼里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她一直担心景渊孤单,如今看来,他和清辞之间,早已不是最初的相敬如“冰”,而是有了真正的情谊。

“以后这王府的中馈,就全交给你了。”太妃看着沈清辞,语气郑重,“本宫管不动了,也不想管了。你做事稳妥,本宫放心。”

这是彻底认可了她的地位。沈清辞心里一暖,起身行礼:“清辞定不辜负母妃信任。”

“好孩子,快坐下吧。”太妃笑着让她起身,又对萧景渊道,“你也是,以后对清辞好点,别总是吊儿郎当的,让她受委屈。”

萧景渊挑眉,语气带着几分戏谑:“母妃这是胳膊肘往外拐了?”

“你这孩子!”太妃嗔怪地看了他一眼,嘴角却带着笑意,“清辞这么好的媳妇,你要是不珍惜,母妃第一个不饶你。”

沈清辞看着母子俩难得和睦的样子,心里泛起一丝暖意。她知道,太妃的态度转变,不仅仅是因为柳氏的真面目暴露,更是因为她看到了自己的付出和对萧景渊的维护。这份认可来得虽晚,却让她在这座冰冷的王府里,感受到了一丝家的温暖。

傍晚,沈清辞回到正院,画屏正指挥着丫鬟收拾东西。

“姑娘,太妃让人送了好多东西来,说是给您压惊的。”画屏指着桌上的锦盒,脸上笑开了花,“还有件紫貂披风,说是前几日刚从关外送来的,可暖和了!”

沈清辞打开锦盒,里面是支赤金点翠步摇,做工精致,一看就价值不菲。她拿起步摇,看着上面晃动的珠翠,心里明白,这不仅是压惊的礼物,更是太妃接纳她的象征。

“放好吧。”她将步摇递给画屏,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。

“姑娘,您看太妃这是真的接纳您了吧?”画屏喜滋滋地说,“以后再也没人敢说您的坏话了!”

“或许吧。”沈清辞走到窗边,看着庭院里盛放的海棠花,“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。柳氏虽然被抓了,但她能从家庙逃出来,背后肯定有人帮忙。”

画屏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:“姑娘的意思是……有人想借柳氏的手害您?”

“很有可能。”沈清辞点头,眼神凝重,“柳氏一个被废的侧妃,怎么可能轻易逃出守卫森严的家庙?背后定有推手。”

“会是皇后吗?”画屏猜测道。

“不好说。”沈清辞摇头,“皇后现在忙着太子的事情,未必会把心思放在我身上。但也不排除是她的手笔,想借此搅乱王府,让我们无暇查当年的事。”

正说着,萧景渊走了进来,手里拿着份密信。

“查到了。”他将密信递给沈清辞,“柳氏是被皇后的人救出来的,他们给了她一把剪刀,让她刺杀你,事成之后就送她去江南隐居。”

果然是她!沈清辞捏紧密信,指节泛白。皇后真是阴魂不散,竟然连这种手段都用上了!

“她这是狗急跳墙了。”萧景渊走到她身边,看着她紧绷的侧脸,“知道我们在查当年的事,想先下手为强。”

“那我们怎么办?”沈清辞抬头看他,“柳氏在牢里,要不要审审她?”

“不必。”萧景渊摇头,“她知道的肯定不多,审了也没用,还会打草惊蛇。我们现在要做的,是找到兵符,只要兵符在手,皇后的狐狸尾巴自然会露出来。”

沈清辞点了点头,心里却有些不安。皇后如此疯狂,不知道接下来还会使出什么手段。

“别担心。”萧景渊握住她的手,语气坚定,“有我在,不会让你有事的。”

沈清辞看着他认真的眼神,心里安定了不少。她知道,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,他都会站在自己身边,与自己并肩作战。

夜深了,沈清辞躺在床上,听着窗外的风声,却没有丝毫睡意。她想起太妃今日温和的态度,想起萧景渊紧握的手掌,想起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,心里百感交集。

从最初的相互戒备,到后来的并肩作战,再到如今的彼此信任,她和萧景渊之间的关系,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而太妃的接纳,更是让她在这座王府里,有了真正的归属感。

或许,这就是命运的安排。让她在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后,终于找到了可以依靠的人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温暖。

沈清辞翻了个身,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,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浅笑。她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。但她不再害怕,因为她知道,身边有萧景渊,有太妃的支持,还有自己的勇气和智慧。

只要他们同心协力,就没有过不去的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