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副本系统,我让朱元璋泪奔

大明:副本系统,我让朱元璋泪奔

YY花0 著
  • 类别:重生 状态:连载中 主角:朱柏朱元璋 更新时间:2025-08-05 15:58

《大明:副本系统,我让朱元璋泪奔》小说由作者YY花0所写,情节波澜起伏,细节描写的惟妙惟肖,小说的主人公是朱柏朱元璋,讲述了:“别再哭了!”“雄英似乎没事了!”此时,朱柏突然出声。话语响起,众人震惊不已,一齐望向朱雄英,惊见……

最新章节(第1章)

全部目录
  • 朱标轻轻点头。

    ……

    转眼已过两天。

    距出发只剩一日。

    这一日,徐达步入奉天殿中。

    “皇上,十万大军已整备妥当,只等出征命令。”他奏道。

    朱元璋颔首。

    “可有人知道此事?”

    “只说调动兵马,其余并无透露。”

    皇帝满意地说:“办得妥当,如今也无需再隐藏,他们也会随行。”

    因这些人心性稳妥,行事也稳重。

    ……

    “军队调度基本完成了,把蓝玉和李文忠他们也叫来吧。”朱元璋开口道。

    徐达表示赞同:“皇上英明,土木堡之变若真将发生,有蓝玉、李文忠等人一起行动,能更有效应对战局。”

    朱元璋语气平静地说:“你说得对,有他们同行,这次时空前往便可更加顺利。”

    徐达未再多言,心中默认。

    “他们虽有军功,可一旦江山安稳,这些人就可能是大明未来的问题。”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继续道。

    他早前对蓝玉等人已有疑虑。

    徐达道:“皇上,既然已可以通往其他时代,这些人反倒能各展所长,不需过度担忧。”

    朱元璋听罢,眼中浮现一丝亮光。

    “有理!若真到了需要用人之日,再让他们驻守正统朝也未迟。待命召唤,随时可用,无需之时就让他们留在那边。”

    他淡淡说出这话。

    徐达顿时明白其用意。

    乱世尚可重用武臣,若太平来临,这些握有实权之人却成了隐患。

    朱元璋心里早已规划好处置之道,现在借助前往正统朝的路径,正好让这等人另寻出路。

    “刘伯温在时也提过,打仗需要他们,但若安定下来,这些人反倒可能会成为隐患。”朱元璋语带寒意。

    徐达默然。

    “派人去宣召,召蓝玉诸人进宫。”

    “把耿炳文与傅友德也一同带来。”

    ……

    很快,蓝玉、李文忠、傅友德等人陆续抵达奉天殿。

    几人均察觉近日的调军举动,进殿后纷纷恭敬跪拜行礼:

    “臣叩见皇上。”

    “诸位已至,我们便不绕弯子,说说本次调兵的目的。”朱元璋面向诸将发话。

    几位将领面面相觑,神色疑惑。

    “回皇上,我等未曾预料。”

    傅友德摇了摇头,诸将也都表示不知情。

    朱元璋道:“此事早晚会揭晓,现在告知你们也无妨。”

    随即便娓娓道来土木堡之事的来龙去脉。

    正统年间,发生重大危机——皇帝遭俘,五十万军队覆没。

    听闻这些变故,在场众人皆震撼万分。

    “难道真有人能够跨越时间,看清大明的命运?”傅友德难掩震惊。

    李文忠也露出不可置信的目光:“这事实在太过荒谬!若传扬出去,必定引起极大震动。”

    “我知道你们难于置信,但这却是实事。”朱元璋平静地说。

    “明日之后,小十二将带我们亲身前去验证,届时自然便知真假。”

    “现在,你们听从天德的安排,布置好兵力,静待行动时机。”

    朱元璋缓缓开口。

    众人心中震动,陷入沉默。

    他们察觉到了关键——这次的调动,似乎是因为湘王?

    那位湘王殿下,当真能够跨越时空,窥见未来?

    实在难以相信。

    众人悄悄望向徐达。

    徐达只是回以意味深长的目光,让众人自行体悟。

    片刻后,他们纷纷颔首,已明白了方向。

    “我等遵命,晓得该如何行动。”几人齐声应道。

    “好了,事情谈完了,都退下吧。”朱元璋挥了挥手。

    他们离开奉天殿,来到殿外。

    蓝玉低声问:“你信这事?”

    傅友德摇头:“按理说难以相信,但看皇上的态度,似乎已毫不怀疑。”

    李文忠说道:“明天自有结果,现在听从徐大将军的安排便是。”

    耿炳文神情凝重地补充:“这等事,必须守口如瓶,万万不可外泄。”

    众人点头认同。此事确实不能轻率对待。

    ……

    奉天殿内余韵未尽。

    徐达谨慎地问道:“陛下,真有把握吗?万一只是妄言,该如何应对?”

    朱元璋笑而不忧:“放心吧,这事绝不虚假。咱对小十二有信心,他不会**咱。”

    徐达轻叹,神色认真地说道:“倘若湘王当真具有这种能力,我大明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

    朱元璋脸上浮现笑意,心中豁然明朗:“老哥哥,咱也是这样想的。”

    说完,他又笑了一声。

    ……

    三日光阴一瞬而过。

    大明京城校场,整备已毕,军队严阵以待。

    不仅是众将,朱元璋亲临此地。

    此刻,朱棣早已穿戴战甲,跃跃欲试。

    “你小子总算到了,还以为你又不来。”朱元璋见朱柏走近说道,竟没察觉他已经到来。

    在场的众位将领听了这番话,纷纷将目光投向朱柏,心中的神秘与怀疑更重——也许他真能穿越未来。

    “所有人已到齐了吗?”朱柏微笑开口。

    “都齐了,你这就带咱过去吧。”朱元璋答道。

    “没问题。”

    朱柏嘴角轻翘,抬手一指。

    下一刻,空中竟浮现一道门户,令在场众人震惊失色。

    朱柏目光淡然,开口道:“这是穿越之门,通向正统朝。现在,我们启程。”

    听罢此言,众将士惊骇异常,互相望去,皆面露惊惶。

    “门既然已经打开,那就该出发了。”朱柏望向朱元璋说道。

    朱元璋双手握紧,心中清楚这一趟非去不可。

    他回头看向身旁的朱标。

    朱标身后站着李善长等人,已经各就各位。

    “这段时日,由你留守京城监国。”朱元璋低声吩咐。

    “父皇请放心,儿臣定不辱使命。”朱标微笑应下,可当他目光落在朱柏身上时,神情却变得复杂。

    “既然如此,你们也一并随行。”朱元璋下令。

    朱柏不动声色,率先踏入传送门。

    朱元璋带着满心好奇跟随而入,徐达等人紧随其后。

    大军尽数进入之后,传送门无声地消失。

    只剩朱标静立原地,神色若有所思。

    ……

    如果还有机会,他定会去正统时期,亲自会一会那位不堪的后世君王。

    ……

    正统十四年。

    京城之外,尘土飞扬,朱元璋的军队悄然出现。

    众人遥望城池,各有感怀。

    朱元璋眼神闪亮,内心充满新奇。

    “若咱没有猜错,这里是未来的京城吧?”朱元璋发问。

    众人不解,唯有朱柏点头应和。

    徐达左右扫视,开口提醒:“皇上,此处似乎有异。”

    “何异之有?”

    徐达言道:“京城应为南京,但此处怎么看都不像是。”

    听闻此言,朱棣也开始四处观察,神情凝重。

    “我也有类似感觉。怎么看起来像是一座北方的城?像是北平。”

    此时朱柏未作答。

    朱元璋脸色渐露惊讶,凝望眼前京城缓缓开口:

    “的确……咱也发现了。”

    “这座京城……为何会落在北方?”

    ……

    在场诸人都惊住了。

    谁也不曾想到,此地并非南京。

    分明就是北平——燕王属地。

    当初藩地所居之所,朱棣一眼便认出熟悉景致。

    反复打量过后,越发肯定自己的判断。

    “怎么搞的?为何京城迁至北平?”朱元璋皱起眉头,心里泛起不安。

    徐达轻吸口气,低声说道:

    “我知道了,此地正是北平无疑。”

    士兵互相对视,很多人开始怀疑是否踏错方位。

    众人不约而同将视线集中至朱柏身上。

    朱柏神情微动,带着一丝怪异眼神瞥向朱棣。

    “别卖关子,快说清楚这是怎么回事。”朱棣催促,心绪不安。

    朱柏淡淡开口,“只能说是太宗皇上……是他将都城迁到了北平。”

    “是标儿干的?”朱元璋神情一振,随即露出笑意。

    “咱明白了,原是标儿的谋划,他做得对,南京太过靠南偏安一隅,咱早有迁都之念,却一直搁置,没想到如今竟让标儿成全了。”

    朱柏一时无语,难以接话。

    他挥挥手,沉声说道:“别多说了,立刻进城。眼下局势危急,皇上被俘,京师的精锐在土木堡全军覆没,也先一定不会就此罢休。”

   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。

    没多久,他们便直抵京城。守城的官兵见状,惊恐不已。

    他们何曾见过如此场面,更无法想象大明竟还存在这样一支军队。

    “你们是什么人?”

    “这里是京城重地,无关人等立刻离开!”

    守城将士高声呵斥。

    “放**屁!你们连咱都认不出了?”朱元璋瞪眼怒斥。

    他心中本就火气旺盛,再看守军这副模样,愈加怒不可遏。

    后世子孙如此不争气,在正统年间自然要整军肃纪!

    见此场面,守军一时愣住,最终辨认出面前之人正是朱元璋。

    “嘶——”

    他们倒吸冷气,脸色大变。

    “太祖高皇帝?!”

    众人颤声开口。虽然不曾见过真人,但他的画像他们见过。

    洪武时期的帝王,不是早已驾崩了吗?

    怎会在此时再度出现?

    他们一时无法理解眼前的现实。

    “赶紧打开城门!再不开门,老子宰了你们!”朱元璋威声震天。

    士兵在他逼人气势之下,只感毛骨悚然。

    “快开城门,快去开城门!”

    他们惊恐地连忙呼喊,已乱了方寸。

    当京城城门缓缓打开,朱元璋一行人带着部队鱼贯而入。

    在那瞬间,守军看清了朱元璋、蓝玉,还有魏国公徐达的身影。

    “太宗……”

    有人一眼认出了朱棣的样貌,望着那位年轻将军,众人震惊无比。

    话刚出口,就察觉朱元璋正怒目注视,于是立刻收声不敢多言。

    “赶快告诉咱,这正统皇帝当今天子,是在洪武之后多少年了?”

    眼下形势必须尽快理清,朱元璋知道一些关于正统朝的情况,但却搞不清从洪武至现今究竟过了多久。

    士兵们你看看我、我看看你,迟疑不决,目光又悄悄瞄向朱棣。

    他们心里清楚,朱棣乃是靠着靖难之役上位的,若要据实以告,必然提到此事。

    可朱元璋并未注意他们的小动作,只是一把拍在那名士兵头上,喝道:

    “还在发呆,咱问你话呢!”

    那士兵忙道:“启禀洪武皇帝,当今正统帝是宣德帝之子,洪熙帝之孙,乃我大明第五位皇帝。从洪武至今,约已六十多年!”

    朱元璋再也忍无可忍。

    “这么说来,还不到百年,大明就将面临一场大劫难吗?”

    “胡说八道!混账东西!”

    朱元璋愤怒至极,咬牙切齿。

    这是他从未有过的震怒。

    “那你刚才说的太宗皇帝是谁?”

    “咱的标儿,就是咱的嫡长子,不就是大明的第二位皇帝吗?”朱元璋顺口答道。

    他一直认定下一位皇帝必定是朱标,因此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。

    站在旁边的那名士兵神情一滞,脸上泛起奇异之色,眼神微闪,随后不自觉地朝朱棣看去。

    朱柏将这一幕看在眼里,心中默默一叹。

    终究还是躲不过这一问。

    士兵连忙开口道:“所谓的太宗皇帝,不是懿文太子朱标,而是……”

    话未说完,他迅速瞄了朱棣一眼,随即“扑通”一声跪在他面前。

    这一举动将朱棣吓了一跳。

    “你做什么?”

    “当今太宗皇帝,既然您与洪武陛下皆在,那么大明必然可以度过此劫。”

    说着,士兵激动万分,连磕三个响头,眼中泪水不断。

    朱棣整个人惊骇不已,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
    朱元璋:???

    朱棣:???

    徐达、蓝玉等众人皆目瞪口呆,惊得下巴都快掉了。

    朱元璋一时愣在原地,先是望着士兵,又用手指指向朱棣。

    “你刚才喊谁?你是说老四?!”

    朱元璋心乱如麻。如果太宗皇帝不是朱标,会不会是朱棣?

    难道未来真正的继承人,并非出自朱标一脉,反而是由朱棣开枝散叶?

    这念头让老朱不寒而栗,想得越多,越觉得无法接受。

    “别胡言乱语了,我大哥才是太宗皇帝!怎么也轮不到我!”朱棣急忙否认。

    他深知这可不是可以随意议论之事。

    他是太宗皇帝?简直是疯了!

    他的父皇朱元璋就站在一旁,谁敢妄议皇统?

    纵使有一百个胆子,他也不敢做这等大逆不道的梦。

    那名士兵略微一怔,随即神情坚毅地道:“我喊的当然是您,您就是将来大明朝的永乐大帝,我绝不会认错。”

    这句话一出,满座皆惊。

    除朱柏外,所有人都脸色大变!

    徐达、蓝玉眼中尽是惊骇与恐惧,下意识地望向朱棣。

    其中尤以蓝玉为最,几乎吓得魂飞魄散。

    当初他对朱棣十分轻视,压根没把他这位燕王放在眼里。

    但如今,怎么也无法接受——面前的燕王朱棣,竟然会是未来名震千古的大明天子,永乐大帝!

    永乐大帝!

    这一声宛如雷鸣,在众人心头震颤。

    四个字沉重无比,意义非凡。

    能被称为“大帝”者,必是功勋卓绝、功盖当世之人。

   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,他百年之后被赐以庙号——“太宗皇帝”。

    在大明朝,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个太祖之外,还有谁能享有如此尊贵庙号?

    蓝玉震撼至极,眼神死死盯着朱棣,顷刻之间换了神色。

手机上阅读

请扫二维码

同类推荐